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提升噪聲污染防治和聲環境質量管理水平,不斷改善聲環境質量,保障居民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場所的安靜,實現社會、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結合本市實際,示范區生態環境局對2012年印發的《濟源市城市聲環境功能區劃方案》進行調整,現就調整后的《濟源市聲環境功能區劃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解讀如下:
一、編制背景
(一)政策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和《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技術規范》 (GB/T 15190–2014) 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城市噪聲區劃原則上5年調整一次。同時,《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的通知》中明確要求,超過10年未調整聲環境功能區的市縣要加大工作力度,2022年9月底之前完成聲環境功能區劃工作。
(二)工作現狀 示范區現行噪聲區劃為2012年印發,區劃面積僅為47.8km2,未完全覆蓋示范區建成區,且距今已10年之久,期間示范區內交通道路、商業區、工業區布局均有巨大變化,該版本已不符合當前實際情況。近年來示范區噪聲投訴量居高不下,2020年示范區噪聲量投訴共計1868件,高達環境投訴總數量的46%,噪聲污染存在“數量多、類別廣、占比高”等突出問題。
為回應群眾呼聲關切,基于國家和河南省政策要求及濟源噪聲污染防治工作需求,亟需及時修訂聲環境功能區劃。
二、編制過程
為編制好《方案》,生態環境局成立工作專班,委托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提供專業技術保障。在充分研究上級政策和示范區實際的基礎上,經生態環境局中層以上干部多次討論研究,形成了《方案》初稿,之后分別征求了發展改革和統計局、工業和科技創新委員會、公安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市場監督管理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辦公室、5個街道辦事處等單位的建議意見,同時向社會公眾公開征求了意見。2021年9月17日召開的專家評審會,專家組進行充分討論,一致同意經修改完善后報市政府審批,待《濟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印發、省生態環境廳組織評估后統一進行微調。
三、編制依據
示范區生態環境局對2021年度全國和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示范區黨工委一次全會暨市委十二屆十次全會和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行了認真研讀學習,依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河南省環境保護廳轉發環境保護部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聲環境功能區劃分管理工作的通知》(豫環文〔2017〕352號)、《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關于盡快推進聲環境功能區劃分管理工作的通知》(豫環辦〔2020〕33號)和《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全省聲功能區劃工作進展情況的通報》等文件,編制本《方案》。
四、主要內容
(一)區劃范圍。本方案以現狀建成區為中心,東到錫海線,西至西環路與西二環,北達北環路,南至S309及澤南村北部-小王莊村北部,包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區劃總面積99.4平方公里(詳見表1)。
表1? 1~3類聲環境功能區劃分結果表
類別 | 區域編號 | 面積(km2) | 區域范圍 |
1類區 | Ⅰ(5-1) | 6.6 | 東至東環路、西至焦枝鐵路、北至同心街和濟源大道、南至南環路。 |
Ⅰ(5-2) | 9.7 | 東至東環路、西至天壇路、北至北環路、南至濟源大道 | |
Ⅰ(5-3) | 2.3 | 東至龍潭路、西至西環路、北至北環路西側延長線(規劃)、南至(北)蟒河 | |
2類區 | Ⅱ(5-1) | 7.1 | 東至沁園路、西至焦枝鐵路、北至(北)蟒河、南至黃河大道和濟源大道 |
Ⅱ(5-2) | 37.8 | 東至錫海線、西至西二環與中盛家居建材廣場、北至泉水灣路、南至S309 | |
Ⅱ(5-3) | 4.9 | 東至文昌路、西至龍潭路、北至北環路、南至(北)蟒河 | |
3類區 | Ⅲ(5-1) | 3.9 | 東至柿檳大道、西至西環路、北至北環路、南至北環路西側延長線(規劃) |
Ⅲ(5-2) | 17.8 | 東至焦枝鐵路和S243、西至西二環、北至湨河、南至澤南村北部和小王莊村北部。 | |
Ⅲ(5-3) | 1.6 | 東至濱河東路、西至東二環、北至泉水灣路、南至濟瀆東路 | |
Ⅲ(5-4) | 4.1 | 東至東二環、西至愚公路、北至安良新村大街和科普路、南至S309 | |
Ⅲ(5-5) | 3.6 | 東至焦枝鐵路、西至西二環、北至(北蟒河)、南至湨河 | |
合計 | 99.4平方公里 |
(二)區劃面積。調整前濟源市聲環境功能區劃總面積為47.8平方公里,《方案》中全市聲環境功能區劃總面積為99.4平方公里。因劃分范圍內無符合0類聲環境功能區條件的區域,此次不作0類聲環境功能區的劃分。為了便于管理,方便操作,聲功能區劃主要以街、小區邊界、道路、河流綠地等自然地形為區域邊界,將濟源劃分為1至4a類聲環境功能區。其中,1至3類聲環境功能區共11個功能單元。1類聲環境功能區包括3個單元,2類聲環境功能區包括3個單元,3類聲環境功能區包括5個單元。1類聲環境功能區面積約18.6平方公里,占劃分總面積的18.7%;2類聲環境功能區面積約49.8平方公里,占劃分總面積的50.1%;3類聲環境功能區面積約31.0平方公里,占劃分總面積的31.2%;4a類聲環境功能區為濟源中心城區主要城市主干路、次干路、鐵路等兩側一定距離范圍內區域,以及交通設施區域(不統計面積)。(詳見表2)。
表2? 調整前后濟源市聲環境功能區劃對比
類別 | 調整前 | 調整后 | ||||
區域編號 | 面積(km2) | 比例 | 區域編號 | 面積(km2) | 比例 | |
1類區 | Ⅰ(5-1) | 9.72 | 62.9% | Ⅰ(5-1) | 6.6 | 18.7% |
Ⅰ(5-2) | 9.6 | Ⅰ(5-2) | 9.7 | |||
Ⅰ(5-3) | 6.12 | Ⅰ(5-3) | 2.3 | |||
Ⅰ(5-4) | 4.62 | / | / | |||
2類區 | Ⅱ(5-1) | 8.72 | 20.8% | Ⅱ(5-1) | 7.1 | 50.1% |
Ⅱ(5-2) | 1.2 | Ⅱ(5-2) | 37.8 | |||
/ | / | Ⅱ(5-3) | 4.9 | |||
3類區 | Ⅲ(5-1) | 4.4 | 16.4% | Ⅲ(5-1) | 3.9 | 31.2% |
Ⅲ(5-2) | 3.42 | Ⅲ(5-2) | 17.8 | |||
/ | / | Ⅲ(5-3) | 1.6 | |||
/ | / | Ⅲ(5-4) | 4.1 | |||
/ | / | Ⅲ(5-5) | 3.6 | |||
合計 | 47.8km2 | 99.4km2 |
解讀單位:濟源示范區生態環境局
解 讀 人:李英孜
聯系電話:13838942029